益农镇小“教师队伍建设之强基工程”活动章程
第一章 总 则
“强基工程”培训对象是有待熟悉的初任教师--教龄在5年以内、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,求得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,从而站得上讲台的初任教师。此工程学员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中演绎着后备军的重要角色,它的正确发展和顺利成长是托起益小辉煌明天的新生太阳。秉着这一长远眼光,依靠“科教兴校”的先进理念,借助各种渠道,营造多种环境为“强基工程”学员发展构建“多维”台阶,促使其教学理念的更新、课堂技能的提升、课堂调控能力的层跃。
第二章 基本目标
一、走进师傅课堂汲取课堂精华,邀请师傅走进课堂诊课评课,师徒双向听课每学年在16节以上,上交学年师徒结对手册。
二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时代性、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经验,完成相应的作业。
三、积极、主动地参加校内听课活动,作好听课记录,每学年听课16节以上,并作课后反思。
四、撰写并按时递交教育教学论文、案例反思等至少2篇。
五、认真按照教导处要求进行备课,备课详细完整,有操作性,格式规范。
六、至少上好一堂汇报课或展示课,并邀请有关教师听课,积极听取相关意见。
七、积极参加市、区级、校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,并力争获奖。
八、自建个专业素质发展档案,形式不限,于学期末上交教科室。
第三章 考核评估
一、考核内容分“基本情况”和“获奖成果”两部分,“基本情况”采用扣分制,基分为100分,对不达标者酌情扣分;“获奖成果”采用加分制,对所获成果酌情加分。
二、考核办法:学员自评--小组互评--班级总评--教科室核评。
三、具体考核条例:
(一)基本部分(100分):
1、在师德上,做到热爱学生、积极进取、虚心请教,本项共计10分,有不良反映酌情扣分。
2、认真参加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,本项共计10分,每缺席一次酌情扣分。
3、向师傅开放课堂,每学期至少4节,本项共计20分,由师傅鉴定,按要求打分。
4、积极参加听课活动,作好听课笔记,认真撰写论文、教案、案例等,并按时上交相关作业,本项共计20分。
5、每学期至少执教一节公开课或汇报课,并附相关教案及课后反思材料,本项共计20分。
6、至少参与一项课题或子课题研究,附相关材料及文档,本项共计10分。
7、每学期递交完整充实的档案管理袋资料,本项共计10分。
(二)获奖成果部分:
1、积极执教汇报课、公开课、研究课,每执教1次,学习小组加2分;校内加4分;镇级加6分;区级加8分;市级加10分;省级及以上加15分(此项加分减去基本要求中的一节)。
2、论文获镇一等奖加5分,二等奖加4分,三等奖加3分,入选镇编资料的加2分。
3、发表论文:区级加5分,市级加8分,省级加12分,全国级加18分。
4、教育成果获奖:区级一等奖加8分;二等奖加5分;三等奖加3分。市级一等奖加16分;二等奖加8分;三等奖加5分;省级一等奖加20分;二等奖加16分;三等奖加8分;全国级一等奖加25分;二等奖加20分;三等奖加16分。
5、指导学生发表或获奖:区级及以上每人次1分。
6、校园网上发表一篇加1分,转载一篇加0.5分,最多为3分。
7、校极荣誉加6分,区级荣誉加10分,市级荣誉加15分,省级荣誉加25分。
四、考核分100分为合格,100分以下为不合格,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综合考核条例,合格者在教师综合考核中加5分,考核前10位者外加2分。
(备注:基本目标为期一年。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