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成的课堂是最美的”
——有感于柯桥教育集团的课堂教学
11月15日,我有幸作为第四批教学体验活动的成员,来到绍兴柯桥教育集团柯北校区,参加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体验活动。我们听了三节课,每一节都非常精彩,记得汪潮老师说过“生成的课堂是最美的”,执教老师们就在灵活自如的课堂教学中追求学生知识、能力、情感、态度及价值观等的有效生成。
我们听的第一堂课,是刘发建老师执教的《铁杵磨成针》。在引入新课时,刘老师让学生自由表述对李白的认识,引导学生吟诵李白的名篇佳句,营造出一种亲近李白的课堂氛围。而后,又以两则传说,更加调动了学生的情绪,引出文本。课文是文言文,但刘老师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,而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,充分感悟。在反复吟诵后,抓住“白感其言”,让学生自由说说李白感悟到什么,然后通过作品欣赏,结合李白一生的追求和生活经历,深刻认识到“老媪磨杵”所蕴含的“坚持是一种美德”的哲理。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“坚持就是胜利”这一观点的片面性。刘老师在课堂上,引用了李白的《将进酒》《行路难》等名篇,以及美国人对“老媪磨杵”的不同看法,看似松散,与课文无关,实际都是为得出“坚持是一种美德”服务。
鲍国潮老师的《船过三峡》带给我的又是另外一种精神享受。鲍老师直接引入新课后,让学生读课文,用一句话概括对三峡的印象。采用变序教学,以课文的结尾“啊,百里三峡,好一幅百里山水画”为起点,引出三峡传说。又以“神女峰”的传说贯穿全篇,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,反复和文本进行对话,深入其中,创设情境说话,让学生身临其境、感同身受地体悟三峡“山奇、水急、船险”的特点。最后,师生讨论“神女在盼什么”,把课堂提升到更高的境界。
我一直认为习作训练是很枯燥的,写作需要实践经验为基础,而学生又不具备这些经验,因此每次写作学生都要挖空心思,生拼硬凑。而李升老师的四年级习作训练《记一次活动》让我感受到原来习作训练也可以上得这样精彩。李老师别出心裁,以一颗糖果引出活动。让两个好朋友自由组合,开展“藏宝”和“寻宝”游戏。并采用了复式教学的方法,将学生分为两组,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。甲组在指定范围内“藏宝”,乙组在教室里写糖果的样子;当乙组“寻宝”时,甲组就记下“藏宝”的经过。创设了一种轻松的氛围,通过任务驱动,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激励,在活动和写作的交替中,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习作训练,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。
这次的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经验,特别是执教的几位老师那新颖的教学理念、渊博的知识和在课堂上收放自如的能力,令我深深地折服。反观自身课堂教学的一些感受,深切地体悟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、实践,以期教学理念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。
益农镇小第一分校 徐春飞
|